兵抵城外,欲夜袭!
公元1659年,顺治十六年,十二月二十一日,酉时初。
此时的荆州城外,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刻,长江宽阔的江面被染成了一片赤红。
江面上一些百姓渔船,纷纷疯狂的划动船桨,往江边逃窜而去,一路发出急促的划水之声。
长江江心学堂洲边的绿营水寨,及沿长江大堤而建的沙市绿营水寨,各处炮台纷纷开炮,试图击沉大明战舰。
可惜因为炮小而射程不够,很难对大明的战船造成威胁;但他们仍然不敢驾战船出战,差距太大,送死而已。
大明的舰队在甘辉的指挥下,以五艘三桅炮舰为首,带着五十余艘装有红衣大炮、千斤佛郎机炮的战船,先围攻轰击江心水寨。
战至酉时正,此时天色已微黑,终于将江心水寨彻底拔除,水寨中的六百余名八旗水师官兵,也被斩杀殆尽。
甘辉也不停歇,指挥水师大军围攻长江岸边的沙市水战,炮声轰隆之下,轻易突入水寨之中。
绿营水师因此大乱,一部分弃船登岸逃命,极小部分则驾着小船拼命还击,更多的则是驾船乱窜。
拼命还击的三十余艘战船,以及船上的两千余名绿营水兵,一刻后就被明军大舰轻易送去了水底。
然后继续轰击,将到处乱窜的鞑子战船又击沉二十余艘后,才止住了水寨中的混乱。
岸上驻防的八旗水师见势不妙,在将领带领下赶紧逃窜,残余的五千余人撤回了荆州城中。
明安达礼派出的一支绿营骑兵,试图在在明军登岸时突袭,结果被战舰的火炮一阵轰击,丢下了两百多具尸体,匆匆撤离。
趁此良机,姜光军和董军带领陆二师顺利登岸,果断趁着绿营骑兵败退之际,一路追踪至荆州城东,面对着荆州城东门和公安门。
此时此刻,时间已至戌时初,夜色已经深沉。
“长枪刀盾两千人前出,防御阵型,保证大军不被冲击!火铳兵两千人及冲锋枪兵两千人,在长枪刀盾后布防,梯次保证攻击火力。”
“69火箭筒兵一百人,及107火箭炮兵一百人,做好炮击准备!一旦敌人骑兵出击,给予迎头痛击。”
“一千名长枪刀盾兵立即前出五百米,多挖陷马洞,注意不要挖大了,要刚好能陷入马蹄即可。”
“两千八百名火铳兵,前出两百余,开始挖设战壕堆砌胸墙,为大军建立临时防守阵地。”
"来人,传令给水师,请甘师长坐镇海军,请张政委立即带领三千海军战士,用小车将各船舱的水泥板运来,架设防御阵地。”
姜光军连声下令,布置防御,免得被城中兵力突袭。
时至深夜,有些情况还不明朗,此时并不是鲁莽攻城的时机,需确认城内情况后再定作战计划。
董军在姜光军指挥大军,建立防御阵地的时候,已经带着三十名战士,按照一定规律打着火把,打算绕城而行。
结果非常好,火把刚打起来,荆州城的公安门上,也出现一队士兵打着火把来回巡逻,暗号对上了。
不过董军仍然带着这队战士,从公安门上行去了东门,当然会保持五百米以上的距离,防止被人偷袭。
东门倒是有几个鞑子,试图使用弓箭攻击,只是距离太过遥远,做了个无用功而已。
董军见目的已经达到,不再迟疑的带着战士奔回本阵,把情况向姜光军说明了清楚。
“好,太好了!没想到这么顺利,那破城时机就在今明两夜了,先等待城内来人联络。”
“周大康团长,你们刀枪团三千人,进攻时当为先锋,为大军打开道路,保护后方的火铳团和冲锋枪团等。”
“马青山、李志团长,火铳一团和二团共计四千八百人,要紧跟刀枪团,为第一波攻击火力,注意火力持续,用三段射击法。”
“杨志龙、代大虎团长,冲锋一团和二团共计两千人,你们跟着火铳两团身后,作为自由火力,尽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。”
“董政委亲自带领炮兵,注意及时消灭敌人坚固阵地,及时消灭敌人可能得集群冲锋。”
“大战之中,我会随时根据战场态势调整部署,保障此战必胜!”
“诺,遵师长将令,保证完成任务,此战必胜。”
......
同一时刻,安南大将军明安达礼,在荆州城内也召开紧急军议。
“明狗水师果然犀利,我大清水师当真孱弱,将来要收服江南,还是得建立强悍水师才可。”
“哼,这贼将倒是大胆,竟敢率军堂而皇之冲到荆州城下,真是不知死活啊,竟敢不把我大清八旗放在眼里啊。”
“嗯,都说说吧,吾等当如何应对这支明军。”
明安达礼朗声问道,心中毫无担忧之情,心态非常放松。
首先,这支明军的战船数量,以及他们扎营的动静来看,人数不会超过两万人。
而自己手中,有无敌的八旗骄兵悍将五千人,又各处调集来的绿营精兵两万五千名,水师虽然折损一半,但还剩五千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大明朝我救定了,康熙来了也不行请大家收藏:(www.biquge7.cn)大明朝我救定了,康熙来了也不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